《以法之名》讲了一个平反冤案的故事,实在是乖张之极。看到万海在省检指导组面前真诚地承认自己是黑社会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李斯。
李斯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冤案。赵高指控李斯谋反,看到李斯的招供后胡亥半信半疑,马上派出指导组入狱询问李斯,看是不是屈打成招。从胡亥这一举动来看,他也不完全是史书上描绘的昏君,但是他仍然玩不过赵高。赵高早就防到这一手了,他提前就安排人假冒指导组问李斯有无冤情。李斯一看上级领导来关心他了,很激动,找到娘家了,一股脑就喊冤,申诉屈打成招。哪知道指导组听完后脸色一变,你不老实,打!于是打得死去活来。如是三五番,李斯也清楚了,这个冤是没法叫了,认命吧。后来再有所谓指导组来了解案情,他就跟两千多年后的万海一样,真诚地承认自己招供属实,就是一个谋反犯。
不得不承认,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赵高的手段就是比东平市检察院的水平高,至少电视剧里没有反映出后者施展了这种手段。
最近二十年,中国司法系统不停地爆出冤案,但没有一起冤案的平反不是因为当事人或家属持续不停的申诉。他们之所以蒙冤受屈不是因为被胁迫,恰恰相反,他们根本就没有申诉渠道。指导组?他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如果真来个什么指导组,我相信他们会激动得下跪,磕头能把面前的地板砖都磕碎。
上级检察院发现下级办案有瑕疵甚至谬误会怎么办?当然要质疑要修正。但是海东省检察长在拿到一位屈死的检察官的真实死亡检测报告并被下属要求重新调查时他是怎么说的?重新调查就意味着省检对市检不信任,后果很严重。什么时候中国官场开始严禁上级质疑下级了?上级质疑下级难道不是他们的责任吗?
这部剧无数细节硬伤都懒得讨论了,就说说这部剧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它告诉了我们,冤案之所以能够制造,就是因为冤屈者的懦弱,他们宁愿相信黑势力的威胁而拒绝相信中国的司法公正。他们,活该!
这还是现代中国吗?不,这是胡亥中国。
尽管批评此剧,但在我这推荐指数还是比较高。我推荐这部剧有两个理由。第一,看以法之名,玩找坏人游戏,脑残游戏有即时刺激的功效。第二,生活太幸福,需要生生气以平衡阴阳。
听我的,去看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