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洪雅县瓦屋山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3600多种植物,森林覆盖率达55.89%,其中被子植物总科数占世界被子植物的60%,被誉为世界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南大门。洪雅县公安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生态警务建设,聚焦打击犯罪、巡逻防控、法治宣传三大板块,筑牢全县生态安全屏障,走出了具有洪雅特色的生态守护之路。
在这片占地731.4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兴起矿产和水电开发热潮,保护区内最多时拥有37座水电站和52个井硐。随着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如今的瓦屋山年接待游客量持续增长,“生态警务”
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环保的推进,这些电站和矿山已相继关停退出。然而,废弃设施的安全隐患和生态恢复问题仍不容忽视。10月以来,洪雅县公安局瓦屋山派出所民警带领治安积极分子深入林区,对废弃的小水电站和小矿山展开全面排查。
在排查过程中,民警发现部分废弃厂房墙体出现裂缝,个别矿洞入口处有碎石滑落迹象。“我们对这片山林很熟悉,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能够帮助民警更准确地发现隐患。”在现场设置了警示标志后,瓦屋山派出所辅警王奇说道。“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我们要把安全工作做得更细致,这也是生态警务的重要环节。”
除了实地排查,民警和治安积极分子还深入周边村落和旅游经营场所开展宣传工作。他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和旅游从业者普及防火知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村头树下,民警用当地方言向聚集的村民讲解近期森林火险等级情况,提醒大家不要进入废弃矿区,避免发生意外。
“这些废弃的电站和矿山虽然已经不使用了,但如果疏于管理,可能会成为安全事故的隐患点,也会影响生态环境。”瓦屋山派出所民警罗广鑫说道,“我们带领治安积极分子一起排查,发挥他们熟悉地情的优势,也能通过他们更好地向群众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从而实现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前瞻防控的转变。”
此次排查宣传工作,民警与治安积极分子的紧密配合,不仅及时发现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也进一步增强了周边村民和旅游从业者的生态保护意识。一位老村民感慨地说:“有民警和这些热心人经常来巡查、宣传,我们住得更安心,也会更加注意保护这片青山绿水。现在来旅游的人多了,大家都说我们这里既安全又美丽。”
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未来,从资源开发到生态保护,从矿区湖区到景区园区,瓦屋山正在经历美丽的蜕变。洪雅公安将始终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度,认真履行生态保护职责使命,做优做强“生态警务”,延伸防控触角,提升打击精度,传递法治温度,为绘就“花的世界、水的王国、洞的天下、雪的摇蓝、云的故乡、动植物的博物馆”的洪雅画卷贡献力量。
来源:洪雅公安微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