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双灵活的手指在鞋带孔间轻巧穿梭——11月26日,洪雅县中山镇前锋村的“共富工坊”里,残疾员工们正专注地忙碌着,温暖的笑容在他们脸上静静洋溢。
“我在这儿干活不用天天来,有时候还能带回家做,时间很自由。最多的一个月,我挣了两千多块钱。”残疾员工黄梦琳一边麻利地穿着鞋带,一边笑着说道。对她而言,这份
工作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更让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今年以来,洪雅县将残疾人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为他们铺就了一条灵活就业、稳岗增收的道路。
这个位于中山镇前锋村的“共富工坊”,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共富车间”。它是由中山镇与洪雅县美康鞋业公司结对打造的就业帮扶平台,同时也是眉山市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企业专门开设车间、定向招录,为残疾人士和周边闲散劳动力打开了就业之门。
“我们实行计件工资,残疾人朋友每个月能拿到2000到4000元,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善。”美康鞋业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鞋子制作劳动强度适中、技能门槛不高、时间安排灵活,这项加工业务已带动20余名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在岗群众人均年增收近5万元。
就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扎实的培训。2025年,洪雅县围绕本地产业特点,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技能培训。
9月12日,县残联在将军镇高岩社区举办“2025年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吸引了41名残疾人学员参加。
培训内容紧扣洪雅茶产业实际,设置了茶叶种植、加工、修剪、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经验丰富的茶农担任讲师,采取“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学员张大姐感慨道:“我一直想把茶种好,但缺技术,产量一直上不去。这次培训不光教施肥修剪,还带我们进茶园动手操作,我终于学会防病虫害了。”
除了技能培训,洪雅县还积极搭建对接平台,推动残疾人与岗位精准匹配。
今年,县残联联合县人社局在县人力资源市场成功举办了“携手同行共创辉煌”残疾人专场
招聘会。围绕县内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及县外协作企业的用工需求,残联提前摸排高校残疾毕业生和困难残疾群体的就业意向,努力打通企业与残疾人之间的就业通道。
招聘会共吸引15家企业参与,涵盖制造、服务、互联网等多个行业,提供岗位200余个,充分考虑了不同残疾类型
求职者的就业能力与特点。现场,县残联还提供
职业能力评估、政策咨询与职业规划等服务。最终,120余人进行了求职登记,40名残疾人与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对那些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困难残疾人,洪雅县则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依据《四川省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等文件,今年持续推进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工作,重点面向零就业家庭、重度残疾人及低保人群。岗位月工资不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2200元,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残疾人而言,更是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重要阶梯。在洪雅,从“共富工坊”的灵活就业,到公益岗位的温暖托底;从精准施教的技能培训,到牵线搭桥的专场招聘——这一系列务实举措,正如一缕缕阳光,悄然照亮残疾人的就业之路,也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与梦想。
来源:康养洪雅
展开